徐行草编
【简介】
        黄草编织起始仅蒲鞋一种(故俗语也用“蒲鞋”一词泛指黄草编织),源于新泾桥一带(今徐行镇永胜村)。徐行的草编在唐代已是贡品,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至元代,文人墨客也有“野翁织履街头卖,日暮裹盐市酒归”之句,描述当时徐行草编普及的图景。至清代,徐行草编更是普列为贡品。清同治年间,形成了以徐行镇为中心的黄草编织区,成为本地农民一项主要的家庭手工业。解放前,徐行的黄草织品都是由一些私人的商号来收购营销,如大华草织公司、兴业草织公司、同义祥草织号、源盛草织号等。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徐行草编发展活跃。据1952年的统计数,徐行区16个乡中草编织户达2600户,织手约11500人。小至七、八岁的孩子,大至六、七十岁的老人,几乎人人参加编织,黄草编织业呈显兴旺势头。是年,徐行镇成立群艺草织合作社,专事编织工艺研究,并试制了许多新品种、新式样,取得了显著成效,产品畅销海内外。1953年,徐行草编参加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和在英国伦敦的中国手工艺品展览会。1956年5月,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嘉定黄草编织》,展示了精美绝伦的黄草织品。从此,黄草织品又一次登上了国际舞台,多次参加展览,并成为国际交流中馈赠佳品。1956年,徐行的草编作为优秀的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参加民主德国举办的莱比锡国际博览会,群艺社的编织手李月琴精心设计并编织的和平鸽图案拖鞋,造型栩栩如生,获得艺术奖章。1957年徐行草编工艺者出席了中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并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副主席的亲切接见。1996年11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后,2008年11月,重新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徐行草编也于2008年6月被国家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徐行黄草色泽淡雅,质地光滑坚韧,并能染色,用它编出的工艺品纹理清晰,细密匀称,松紧有度,平整光洁。并根据编制手的熟练灵巧及专门设计人员事先设计编成花纹图案。制作工具主要有模型,俗称蒲鞋仁,推耙、剪刀、刮刀、水盆等,此外还要准备麻绳、棉布、硫磺、烘盆等。产品门类多样,式样新颖,色彩丰富,工艺精致,具有民族特色。仅提包的形状就有方、长方、六角、圆形、腰圆、蚌壳型等多种式样;结构分为网眼、镂空、密编,也有将三者交替编织成一件的;花色有本色、单色、间色、多色、嵌花、镶边;图案有文字(如“喜”、“寿”、“北京”、“上海”)、彩条、山水、花卉、青竹、瑞兽、熊猫、牡丹、蝴蝶、和平鸽、龙纹、龙凤、嵌花和英文字母等各式图案。作品常见的有草蓝、草包、拖鞋、果盘、盆托、盆垫、杯套、茶盘、书包、草帽、玩具等20个大类上千个品种。
        徐行村紧紧抓住黄草编织这一民间艺术,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作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成立了上海徐行草编合作社,组织本村农户参与合作经营,从提供土地种植到产品订单、编织加工、收购销售等方面提供统一的指导服务,先后带动本村农户350户及邻村农户500多户参与合作经营,有效的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同时将草编这一民间艺术融入地方文化,产品从原来的以日用品为主发展延伸到以观赏艺术品为主,提高了草编织品的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合作社年生产草编织品15万件,年产值380万元,外销年产值50万美元,参与合作农户年收入达到近万元。
【作品】
【传承人计学成传承谱系】
        计阿金,1901年出生,熟练黄草的编织技巧,是当地的黄草编织能手。
        计阿金女儿计月英,(1921年出生),从小就跟母亲学艺,到七八岁时已能编织出几十种花式的黄草织品,成为当地的黄草编织能手。
        计月英儿子计学成(1942年出生,原徐行工艺品厂设计师),从小受到母亲的熏陶,熟悉黄草的编织技巧,并能自行设计编织图案,他设计的“孔夫子周游列国”草编织品获“上海市工艺美术展览会创新奖”,草编织品“菊花包”获“民间工艺优秀作品奖”。
        女儿计常红,1968年出生,学艺于父亲计学成,熟悉黄草的编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