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农博讲堂《二十四节气与民俗》在我馆成功举办

打印
字号:
2018.03.26

  “春分昼夜无长短,风送窗前九畹香。”2018年3月21日,正值春分这个重要节气,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教授,应邀来中国农业博物馆“农博讲堂”做题为“二十四节气与民俗”的文化讲座。讲座由苑荣副馆长主持,刘新录、刘北桦、邓志喜、王一民等我馆在职干部职工、农业部机关和事业单位以及社会观众近200人聆听了讲座。

  萧放教授是历史民俗学、岁时节日领域的专家,他从“二十四节气时间体系的起源于定型”、“节气时令信仰与仪式民俗”、“节气时令饮食与养生民俗”、“二十四节气时间体系的当代价值”四个方面讲述了二十四节气的民俗文化内涵,二十四节气与节日、礼仪、饮食的关系和影响,呼吁人们回归传统文化,关注自然时序的变化。讲座史料丰富,贴近生活,富于趣味,又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

  “农博讲堂”是中国农业博物馆面向社会推出的一项公益类文化讲座活动。2018年“农博讲堂”将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战略部署,组织相关专家、学者来馆开展乡村治理与乡村文化振兴,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利用与保护,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保护等主题的文化讲座,充分发挥我馆宣传“三农”、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责,为增强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传播中国故事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国农业博物馆

二〇一八年三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