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凝
5月3日,第十届艺术北京在北京农展馆落下帷幕。从2005年到2015年艺术北京已走过十年,从最初单一化市场向多元化发展,从追逐利润转向引导消费。2015年,“艺术北京”四个板块,在原有的当代馆、经典馆和公共艺术板块之外,新推出“设计北京”新板块。2015艺术北京的展会现场可以用“爆棚”来形容。
当代馆
放下“先锋”包袱卖萌
艺术北京一直是当代艺术的主战场,当代艺术品通常以棱角分明、强烈表达创作者对当今社会的思考而著称。而这次艺术北京上的当代艺术作品,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装饰消费作品为主。尤其是最近流行的“萌文化”,也刮进了艺术圈,尤其以年轻艺术家为主,他们代表的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文化,是对传统严肃刻板文化的颠覆。
艾米李画廊带来年轻艺术家马丹的作品中塑造了一个胖胖的天真无邪的女孩,黑黑的短发,穿着大红衣裙,把我们带进一个梦境般的画面。那里有红土地上的向日葵、甲壳虫和在阳光下劳动的人,那些宽大肥硕的植物让我们想起法国人卢梭的幻想世界。在这个田园诗的世界里,带有南国式的温暖,柔软的绿,成熟的果实,笨拙的小动物,一切都是新鲜的,你仿佛能闻到田园中清新的气息,小女孩笨拙的、接近动物的模样激发观众的无尽喜爱。
芳草地画廊带来李承九的雕塑作品,李承久的雕塑创作以“牛头梗”宠物狗作为自己创作的主题。最近被昵称为“汪星人”宠物已成为人类的伙伴,其中的“牛头梗”聪明、活泼、勇敢、敏感、有趣且充满好奇心。艺术家创作的牛头梗取名为DDINGGU,拥有人类的牙齿、动作和表情。他将DDINGGU人性化,希望DDINGGU成为自己心中向往的那个真实、勇敢、追求自由的他。亚洲艺术中心带来李真雕塑作品,人物形象都憨态可掬,诙谐却不滑稽,圆圆滚滚的“大块头”,温润细腻看起来又非常有担当的样子,作品传递出爱与温暖。
北京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负责人夏季风分析道,眼下工薪阶层、80后藏家正在成为当代艺术品的收藏主体,因此这次众多参展画廊不约而同地带来符合这个群体需求的作品。这类作品装饰意味浓厚,价格不高,适合普通市民购买。
经典馆
经典作品价值不菲
今年艺术北京首次尝试将经典艺术移师至俄式建筑风格的3号馆,规避了往届临时馆通风不良、空间狭小、展墙不专业等诸多问题,让经典艺术的展示更加从容。多国画廊及机构也在今年首次参展。
卡秋莎画廊带来列宾·伊里亚,列维坦·伊萨克等经典油画作品。列宾27岁就开始创作的《伏尔加河的纤夫》曾令世界美术界震撼,列维坦在俄国艺术史上也是有名的艺术家。本次艺术北京博览会展出的是列宾和列维坦的小幅作品,价格在120万元左右。由于俄罗斯对艺术品出入境管理相当严格,文物绝对不能出关,所以能在国内见到他们的作品已是十分珍贵,相对价格来说也偏高。首次参展艺术北京的迪拜的19世纪古董艺术、法国的CHAUVIN ART画廊带来了16世纪到19世纪欧洲的经典艺术,其中包括法国枫丹白露画派的艺术家的作品。但是相对于当代艺术馆中价格低至几万的作品,这些作品都价格不菲。
场外公共艺术
楼体建筑投影新体验
场外区域除了延续去年的公共雕塑,还在VIP当夜呈现了一场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合作的数字媒体艺术投影表演,影片利用农业展览馆这一当年十大建筑的楼体立面,呈现出对当代艺术、生活、社会发展的新感受,是第一次面向公众的数字媒体艺术盛宴。
楼体建筑投影创作是近年来世界各地在大型活动时所采用的新的媒体艺术形式,影像投影最重要一点就是图像必须严丝合缝的嵌套在真实建筑表面。具体创作中有模拟灯光等动态图形元素,融合建筑外观内部环境,突破影像平面化界限。本次艺术北京投影利用城市光影表现人作为万物之长所处的生存环境,水墨与羽毛不断发生碰撞、渗透,最后慢慢交融,随后出现北京城门与水墨相结合,通过时间和空间两维度的相互交织,体现历史与现实的互动。还有通过手绘的方式画出农展馆的不同形态,从播放器到钢琴,从线条到颜色的演变,突出轻松愉悦的气氛。各种霓虹灯光加上万花筒绚丽的视觉效果,更新着人们的视觉经验,曾经的经典建筑承载起新的艺术形式。
设计馆
要高大上也要接地气
首次出现在艺博会上的设计区以“衣·食·住·行”串连起一个丰富的展厅,扩展了艺博会的公众效应。除本土参展商之外,还有来自英国、法国、葡萄牙、韩国等国的生活设计产品,显得格外的国际化与时尚化。艺术北京执行总监李孟夏认为,作为小众群体的艺术圈,若要避免自娱自乐和闭门造车,务必要将别的行业引进来,而时尚圈和设计圈当属首选。
在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整个设计展场内,价格从几百到几千的作品是最常见的,还有普通大众都能消费的几十块钱的手机壳,当然也有高达数十万的家居设计作品。设计北京执行总监李东妊对参展作品有一个明晰定位:“我是从作品出发来选择参加本次设计北京参展商的。在选择这些作品时,除了考虑其艺术性、设计性,实用性与作品价格也是我考虑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作品价格必须涵盖普通大众能够消费的,以及针对高端消费人群的具有艺术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