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先行者的广东,其经济的发展一直为世人所关注。由于广东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和国际化程度都较国内其他省份高,受亚洲金融危机波及,其经济形势曾一度低迷,但广东在“不争论,不埋怨,不刮风,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的思想指导下,迅速统一了干群思想,清除了制约经济发展的金融隐患,探索出了一条应对国际经济风云的路子。2001年,广东率先在全国实现了GDP和居民存款两个万亿元突破,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
从2001年起,中国获得了一个新的称谓——“世界工厂”。西方的经济学家、媒体,还有企业家们,真正意识到了世界经济正在出现一个重大的变化:世界制造业生产基地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向中国转移。
正是在世界的这种深度关注中,人们忽然发现,中国主要制造业基地之一的广东,已经全面转变了传统的发展模式。
传统的广东发展模式至少有三个特点:一是发展速度惊人;二是大量引进外来资金、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源;三是珠三角一带农村腹地陡然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时急速扩张。
速度型增长向效益型增长转变
广东高新技术产业不但已经成为本省经济的第一增长点,而且目前已居于全国老大的地位,这是广东经济增长模式成功转型的第一标志。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产业规模最大。2001年,广东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3500亿元,而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带就占了3200多亿元,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值为2917.77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超过三成;新型陶瓷电子元器件基片产量占全国的一半;合成纤维、塑料占全国的三成;有机硅占全国的1/4;生物工程药物上市批准数占全国的五成,产值占全国五成以上;智能化、节能环保型家电占全国产量的六成;电子医疗器械产量占全国的68%。
发展速度最快。1991年,广东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81.76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3%,而到2001年,分别上升为3500亿元和19.44%,11年增长了近42倍。值得注意的是,在1992年左右,珠三角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只相当于上海的80%,但到了2000年,就已相当于上海的1.59倍。
出口总额最大。在过去的4年中,广东高新技术产业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出口额一直保持30%左右的增幅。2001年,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1283亿元,占到全国47.94%,遥遥领先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带。
产业结构已全面优化、升级。在广东省3000多亿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中,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60%以上。到2000年底,顺德市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在产品设计中应用了CAD技术。
自主研发及拥有知识产权所占比例高。在全部3062个高新技术产品中,有1094个是专利产品,占总数的30.37%。2000年,由广东省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中,依靠境内自身技术力量研究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占84.2%,其中由企业自主开发的占64.5%,技术来源于国内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其他企业的占19.7%。
按照有关专家的预测和广东省政府的规划,“十五”期间,广东电子信息产业带将发展成南中国计算机和电信产品的最重要的制造基地,2010年前后有望成为亚太区乃至全球最重要的计算机和电信产品制造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