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上海世博会:不挣钱,毋宁死?

打印
字号:
2003.01.09

  我们有没有必要去对举办奥运会和举办世博会在经济上可以带来的利益作如此乐观的估计呢?举办奥运会和举办世博会对北京上海都首先是政治,其实有这一点已经足够。因为是政治,又因为中国人普遍具有很高的政治觉悟,因此对老百姓去算所谓的经济账多少显得有些多余。

  如果简单说增加基础设施就可以挣钱的话,那么政府就可以雇一些人早上挖洞,然后
晚上又把洞填了。

  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获得成功,作为除北京之外别无比肩的中国形象城市,上海一如当年的北京,因获得目标中的举办权而得到了一次可跨时8年的中心舆论话语权。

  上海为获得这个举办权准备了3年,3年前全中国的视线还全部是围绕着2008年奥运会的归属,现在,上海人说,世博会影响不亚于奥运会。

  因为世博会举办了151年,现在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这在许多人看来无疑是一件意义巨大的事。中国的意义总是在叠加和递增——尽管早在1992年,北京市就向有关方面提出了希望在世纪末举办世界博览会的请求,并且最终在1994年获准主办1999年世界博览会。后“由于北京在筹办工作中遇到了种种困难”,1999年世界博览会移址昆明市举办。所有曾感受过当年昆明举办世博会之渲染之热烈的人毫不怀疑那届世博会是中国在权威国际展会上的一次至高无上的荣耀。但直到今天,人们才被告知,真正至高无上的是上海将在2010年主办的这次——昆明世博会连同当年它的实际经办人、被惩治的前云南省省长李嘉廷一道已经在历史的烈焰中烟消云散,一切将从上海开始。

  没有任何人会否认举办世博会对于上海来说是它进入新世纪后的一个最大的形象工程。形象工程可包括政治的也可包括经济的和社会文化的,取其中任何之一,作为工程本身都有立项之必要。但对于上海来说,一个形象工程必须是尽可能多功能的,政治功能自不待言,社会文化功能也是顺理成章,最关键是经济功能。这就和奥运会一样,体育之外还要能在经济上带来好处,要能够让一个城市挣钱,而且挣多少能一笔一笔算得出来。

  据上海的估算,2010年到上海的境外旅游者将达到1.4亿人次,其中前来参观世博会的有7000万人次,将超过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创造的6400万人次的参观纪录,由此产生的旅游直接收入将高达90多亿美元。而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旅游直接收入每增长1美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长4.3美元。

  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陈良宇表示,此后几年,上海用于世博会园区建设的直接投资将达到30亿美元,而由此带动的产业结构调整、交通、商业、旧城区改造等延伸领域投资约是直接投资的5到10倍。权威统计表明,上海会展业这几年的行业带动比值约为1∶9。如此大规模的投入将大幅度提高上海的经济总量,并将帮助上海早日实现人均GDP7500美元的目标。

  因此,据上海官方称,“不少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乐观地认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起,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的‘两驾马车’”。

  关于北京2008年奥运的挣钱话题,中国媒体曾唠唠叨叨地谈了几年,总之是能挣,但究竟怎么算出的这笔数,人们却可能无法搞清楚。

  曾有人提出一个疑问:假如不能证明奥运会能给北京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那么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北京是否会选择放弃申办或在申办成功后放弃主办?

  举办奥运会对中国对北京都首先是政治,其实有这一点对中国对北京都已经足够。因为是政治,又因为中国人普遍具有很高的政治觉悟,中国并不需要在决定实施一项工程前进行所谓的全民公决,因此对老百姓去算所谓的经济账多少显得有些多余。

  同样的道理可用来评说上海的世博会。

  进一步说,政治有时只能是政治。在会展经济上也并不是全部的要素都可以随意去调和的。

  去年2月,世界经济论坛在纽约举行。当论坛结束,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者们离开这个城市时,据说纽约许多商家的老板们也在兴奋地看着各自的收入报表。纽约市长办公室的发言人说,这次会议为纽约带来了上千万美元的交易。

  一个月后,北京也开始了一年一度的“两会”。虽然也是会议,但没有人可以就此找到商业的话题。报载,为接待好广东团、香港团和澳门团的代表,北京饭店甚至大幅降价,原来130美元一晚的标准间现在只收700元人民币左右,其中还包每人早、中、晚餐各一顿。另外,据说为体现务实简朴,是次大会曾宣布不再组织集体参观、游览和购物。“不再”的意思显然是原来有过,或者说是一种惯例。那么原来北京曾因为“两会”而带来过商业效益吗?好像从来没有谁去算过这笔账。

  人人都可以理解并不是所有事都有理由去强调经济目标的。

  即便是在要面对麻烦的纳税人的国家,比如说澳大利亚,要说清楚它举办的奥运能挣多少钱也不是一件容易事。澳大利亚筹办悉尼奥运会七八年,最初申办时算过账,但直到举办时,澳大利亚经济仍处于低迷。从1993年开始,澳大利亚的

  建筑业就因基础设施建设而受益,很多国家在申办国际活动时都强调过这一块的利益。但遗憾的是,当悉尼奥运会正式拉开帷幕之际,人们发现恰恰是这个受影响最大的行业开始了它漫长的惨淡经营时期。相同的例子在日本也有过,1998年它举办的长野冬奥会实际上就是一个在经济上失败的例子—在冬奥会结束之后,这座城市经历了一场被当地学者称之为“后奥运综合症”的经济减速。

  大概就在悉尼举办奥运会的那一年,受“展览业平均25%高利润”说法的刺激,中国开始了对展会经济的热烈关注。一时间国内越办越多的展会以其火爆热闹的场面让人相信,展览业在中国将面临一片繁荣兴旺景象。此前一年,据说中国会展业得到了近40亿元的直接收入,这个数字很吸引人,于是逢城市便谈会展经济,许多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纷纷兴建现代化的大型展馆,着力培育会展经济。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则明确将会展业纳入重点扶持的都市型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后来又因为有了亚洲论坛,海南的博鳌成了一个关注点。博鳌作为中国唯一的长期性国际论坛举办地,媒体一腔热情地将其同达沃斯联系起来。达沃斯之所以是达沃斯,首先是因为它能挣钱:据说达沃斯论坛每一次年会都有上亿美元的收入,这个背景无论是对博鳌还是对关注博鳌的人来说,都会是一个只要一谈就热烈的话题。

  紧接着又是十强赛和世界杯。尽管谁也不知道在全世界的球迷中有多少是除了关心比赛本身之外还关心由它产生的经济的,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个话题,至少在媒体上我们能看出这一点。当时报纸上说,韩国权威部门预测世界杯期间将有34万人次的海外游客访问韩国,日本官方也预测届时访问日本的海外游客会超过50万人次。因此,即使是保守的估计,世界杯期间可能为两国带来的收益也将是88亿美元和246亿美元。

  即使是到了现在,我们也权且先相信上述估计有它一定的依据——1988年的夏季奥运会就曾把韩国经济引入到了一个空前的增长期——但当人们听到有国内媒体据此而引证出一个观点,称“足球开发是近年来中国继房地产开发热、股票热后的第三大投资热”这种说法时,事情就开始变得有点离谱了。也就是说,中国舆论到了仅仅恶炒中国队终于打进世界杯这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还让人觉得不过瘾,还非要将其上升到“第三大投资热”这样的经济高度去让人们认识事情的意义才觉得足够的地步。

  踢几场球凑个热闹,所谓志在参与。但听说别人因此可以大发横财,便屁颠颠也把自己当作受益者而大算其账,这就不知趣了。况且韩国和日本能不能挣钱也还不一定——其实早有研究结果显示,在过去30年间,那些主办世界杯的国家在主办比赛那年的国民经济实际上差不多平均下降1%,而它们本来应该增长或持平。

  上述研究结果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去认识2008年将在北京举办的那届运动会以及现在被确定的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的经济意义—我们有没有必要去对它们在经济上可以带来的利益作如此乐观的估计呢?我们津津乐道因为举办奥运会和举办世博会将增加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这看上去是一个作用非常大的推动力。但换一个角度看,它与其说提供了经济推动力,不如说是把资金从一个公共项目转移到另一个项目,而且长期来看代价非常高。一国政府不可能凭空就能拿出举办世界性赛事和展会的资金,于是它们或者增加税收,或者削减在其他方面的开支。如果简单说增加基础设施就可以挣钱的话,那么政府就可以雇一些人早上挖洞,然后晚上又把洞填了。

  就在上海人为击败对手最终获得举办权而兴高采烈之际,俄罗斯的《生意人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俄罗斯输掉了也不可惜”。

  文章说:最近10年举办的世博会一般都亏损,参展单位和观众人数都不如愿。所以俄罗斯输掉了也不可惜。1992年世博会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行。按主办者的说法,此次盛会给国库带来了1.08亿美元的收入。但是西班牙最高审计委员会发现,这次有108个国家和大约4000万观众参加的世博会亏损2.1亿美元。后来,一些组委会成员因非法增加开支、中饱私囊和其他金融犯罪受到起诉。

  1998年世博会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按计划,每天应吸引13万观众,共有20亿美元的收入。可是总共只有大约1000万人光顾。主要原因一是气温太高,二是世博会爆出丑闻:世博会总会计师因侵吞近200万美元被逮捕。

  2000年世博会在德国汉诺威举行。有187个国家参展。主办者本来指望有4000万观众参观世博会,没想到只有1810万名观众,而且89%是本国观众。整个世博会亏损了10.06亿美元。

  虽然俄罗斯人写的这篇文章怎么看都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之嫌,但其所举之例是不是也可供参考呢?

  无独有偶。路透社在世博会申办结果揭晓后也当即发了一篇文章,文章称:“主办世博会可以使一个城市出名,也可以使一个城市名声扫地——1889年的巴黎世博会令人记忆深刻的是修建了艾菲尔铁塔。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因主办1992年的世博会而成为旅游胜地。而2000年的汉诺威世界博览会号称是最大、最好的一次世界博览会,却因亏损10亿多美元而招致了媒体的嘲笑并激怒了德国纳税人。”

  国内曾有媒体形容上海是“东方汉诺威”,当然本意是称赞上海。

  如不介意的话,我们还不妨听听来自《华尔街日报》的有关评论观点,当然这个观点并不仅仅是针对上海—任何长期经济的增长都要付出高昂的财力,尤其眼下,中国的大量开支已经让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担心中国的财政状况。上海市政府已经表态,要投资35亿美元用于世博会展厅及相关项目。若将其他有关基础设施项目也计算在内,投资总额可能会至少再增加4-5倍。中国还承诺建立一个1亿美元的基金,用于资助发展中国家参展。

  除了申办大型国际盛会之外,中国还进行着一系列巨型项目,都会影响到国家的预算状况。比如,耗资220亿美元的三峡大坝尚未完工,北京最近又正式批准开始进行南水北调工程。

  从1997年开始,北京就开始了赤字支出,刺激经济增长并创造就业机会。但大量的项目导致了政府债务数额的增长。一些经济学家称,包括养老金债务及国有商业银行的坏账,中国的债务总额已经超出了1.1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由于主办APEC会议,这两年上海在都市世纪性的热闹上一点也没输给北京。现在人们又开始说“大上海”如何如何了。何谓大?方方面面都大,大都市、大投资、大战略、大飞越,不一而足。具体来说比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海是国内第一个跨入世界中等收入地区行列的省级行政区,没有哪座城市可以与之相比。所以上海是大上海,所以上海受人关注。关注上海还因为上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城市话题的好的版本。经济运行的变化总是会适时将以往未形成、或形成了却未达到足够影响的范畴提到我们的议事台前,新经济是一个例子,城市经济是另一个例子。经济之于整个政治、社会、文化的影响我们将越来越多地从这里得到解释,因此这是一个我们不能不重视的范畴。有专家说上海已经或者很快在多项经济指标上超过香港,至少在文化建设上。举办世博会最初的意义应该是体现在文化上,尽管文化现在也越来越多地被填充进经济的指标簿上,但仍是文化,我们称其为“软实力”,比如说居住空间或图书馆之类。前年香港政治和经济风险咨询公司向报界披露了该公司的一项调查结果,结果认为,北京和上海的生活质量首次超过香港,理由之一是,这两座城市的地产价格便宜和城市大学有了增加。

  很多人仍在拿上海和广州、深圳作比较,比如有人认为上海应该像深圳那样有一家好的IT软件公司或应该有像康佳、创维这样的知名企业等等,殊不知这样的比较对上海人来说已经是旧思维了,现在的上海是拿来和香港或汉诺威比的,是和那些曾经举办过APEC、世博会的城市比的,专家说这就是目前上海人的思维方式。

  委实,撇开我们说的那些“软实力”,以它每年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现在的上海有什么不能和香港比?甚至巴黎?上海的信心也许就是这么树立起来的。

  然而,尽管无论我们如何愿意将文化填充上经济指标,经济本质上还只能是经济。

  那么上海的经济是怎样的呢?人们耳熟能详的就不再说,现在我们听听另类的,权当参考—有人说上海靠的是政府计划性的“起吊机经济”。什么意思呢,就是靠到处都是工地,到处都是这些起吊机,通过大建桥梁房子的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的,这种通过外延性的资金投入的经济一旦资金停止,发展也就停止,一旦资金放缓,发展也就放缓。所以上海这些年来为了保持经济增长,不断地修桥造路,大搞工程,于是有了金茂大厦等房子,但这种靠外延性资金投入的固定资产拉动经济增长的方法是最落后的方法,不能激发内在有效的投资需求,仅靠外延资金密集性的投入,很容易导致泡沫经济的产生,当年泰国的曼谷就是很好的经验教训。

  上海4000多亿的GDP,除掉上海县城郊区的农业所产生的1000多亿和宝钢、上海石化等靠国家政策性投资的大型国有企业所创造的那一部分,上海的GDP便所剩无几了。因此说上海的GDP质量并不高,结构也很不合理。随着WTO的进程的加深,上海的经济增长将面临许多问题。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不难明白上海为什么经常叫他们经济总量大但上海本地人却并不很富的原因。

  我们有印象,有关上海作为一个经济都市的商务成本过高问题曾引起过人们的关注。一些媒体也曾就此问题特发表过专题文章,虽然这些文章并没有直接将此问题同举办世博会联系起来,但相信读者仍会对此问题产生思考。上海申博冲刺前后,恰好是中国舆论对城市房地产泡沫问题产生纷争之际,而对于上海来说,所谓泡沫所指又恰恰是针对房价过高这一点。联系上面涉及的问题,人们的关注绝非事出无因。

  上海申博成功后,《人民日报·华东新闻》曾在头版载文指出:必须清醒看待“世博效应”。文章认为,随着上海申博成功,到了我们“要冷静地思考一些问题的时候了”。比如说从老百姓关注的房价问题中我们不免提出一个疑问:举办世博会,会不会使上海的物价水平大涨,使之成为一座高消费城市?文章说,由于“世博效应”,不仅房价会随之上扬,其他商品的价格也可能水涨船高。这样的话,上海的投资和生活成本将大大提高。对一座发展中的大城市而言,要保持和提高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就必须有效控制城市运作成本的增速。一般认为,外商之所以看好中国市场,主要有三大原因:市场大、投资成本低和劳动力素质相对高。近些年来,世界上一些发达的中心城市,正呈现经济发展减慢、竞争力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成本提高过快,比较优势渐失。眼下,上海正迅速崛起为一块令人瞩目的“高地”。一方面,这是一块“经济高地”,每年两位数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上海的人工成本、地价、房价和水电气等资源价格都在上涨,使其成为“成本高地”。以前谈论这一话题,总觉得这与上海的经济地位还是基本适应的。但是,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在“世博效应”的催化下,可能使上海的城市运作成本加速提高,这块“成本高地”因此愈显突出。如果不能及时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就有可能影响今后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关于上海的房地产泡沫之说,上海本地的专家有一句辩解的话:上海社会经济好,房地产需求坏不了。这句话我们也可以拿来总结我们现在所谈的问题—上海社会经济好,上海世博会也坏不了—也许自信会比谦虚更使人进步。但同样也是基于自信,上海本地的专家还有另外一个说法:上海即使不举办世博会,也没人怀疑其今后发展会越来越快。因此,世博会的深远意义,显然不能从能给它带来多少经济上的好处这方面去理解。这后一个说法虽然不像是出自上海人的思维,但显然说得有一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