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艺博会上缺什么

打印
字号:
2003.01.14

  按照艺博会原定的日程安排,昨天下午本要进行书画品现场拍卖活动。但由于竞卖方不能到位,此项活动不得不推迟进行。从这件事情上,也暴露出本届艺博会在组织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艺博会开幕至今,我市媒体关注的声音很弱,几近沉默,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受到了如此冷落?艺博会上究竟缺少了点什么?
  组织不善 艺博会开展以来,就有部分参观者对布展的混乱提出异议,也有顾客反映展会上的物品价格偏高,甚至投诉个别假日消费品的质量问题。参展商们也抱怨会展服务组织得不好,连水都不能及时喝上。面对这些问题,艺博会组委会秘书长于卫东也有一番苦衷:“其实将文化艺术博览会与假日消费品展销会放在一起也是不得已,因为咱们会展中心的时间档安排得很紧,只好将两个活动放在一起举办。但是布展、招商还是分头进行的,协调方面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其实这样大型的活动有现在这样的局面已是很不容易了。我们最关键的是缺少组织协调这样大型展会的人才,从开展到现在,整个会场只有不足十个人协调管理,要面对方方面面的问题,困难的确很大。”
  宣传乏力 于卫东秘书长也遗憾地说:“由于我们第一次举办这样的活动,与媒体沟通方面经验不足,我们也意识到了宣传上力度不够。另外我们资金有限,要搞大规模的宣传也有困难。”一个大型的博览会,没有宣传做配合,难为外界所知,自然会损失很多人气。没有一定数量的参观者,参展商的利润就难以保证,时间长了必然打击他们参展的信心。也正是由于宣传不到位,昨天到会报名的竞买者寥寥无几,使拍卖会只能延期举办。
  缺少精品 山东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王欣荣认为:“正是由于本届博览会策划组织上没有到位,事前也没见到展会的相关预告,自然引起的反响不会大,到会的权威不足。会上仅有聚雅斋几个为数不多的亮点是不够的。既然是齐鲁文化艺术精品博览会,就应征求省内艺术界同行的广泛参与,并与海内外的著名画廊、画院沟通,才能达到汇聚精品的效果。”
  难见绝活 纵观各地艺术类博览会,在展览的同时,还配合有动态的艺术展示,无论是艺术家的绝活表演,还是活色生香的地方小吃制作展卖,都是吸引参观者的一剂良方。而在我们的艺博会上,却看不到这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动态文化。山东不乏民间绝活,比如吹糖人、捏面人、扎风筝等等,请他们现场演示,不仅吸引观众,也是在为保留这种传统艺术出了一把力。
  作为我省首届文化艺术博览会,虽然有种种的不足之处,但毕竟是一个好的开端,我们的文化艺术界需要这样的展览,观众们对这次展览给予更多的还是肯定和支持。相信在摸索和总结中,会展将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