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弘扬农耕文明 振兴乡村文化 2018年第四期农博讲堂——“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 乡村可持续发展”开讲

打印
字号:
2018.11.29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农业博物馆“三农”从业工作者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认识和理解,2018年11月23日,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主题展”开展之日,中国农业博物馆邀请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孙庆忠教授做客“农博讲堂”,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可持续发展”为题开讲。刘新录书记、刘北桦馆长、曹举副书记、邓志喜副馆长、李晓钢副馆长参加活动,讲座由苑荣副馆长主持。

      孙庆忠先生是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致力于民俗学、人类学、民间文化与乡村社会组织、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发展等理论与实践研究,其研究团队长期在我国陕、蒙、冀等地进行田野调查,对乡村社会的历史文脉、村落的文化资源进行跟踪调研,在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讲座中,孙教授围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与大家一起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和工作心得。首先,他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当下一些地方乡村凋敝、农民贫困的处境和原因,指出在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碰撞下,乡村逐渐消失、乡土文化集体失忆等一系列社会现象。并以陕北泥河沟村古枣园为典例,讲述了他本人在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中的一些意见和想法,强调抢救民间记忆、寻求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孙教授不仅语言幽默、风趣,更以其扎实的研究功底、深厚的“三农”情怀、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听众。

      苑荣副馆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记忆,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融自然与人文为一体的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增进农民选择生活的一种能力、一种策略、一种智慧,也是实现乡村自我发展的目标诉求,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耕文化的弘扬,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不仅要为继承传统农业文明、保护全球农业生态、保障全球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发挥作用,更要为弘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弘扬农耕文明,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责任,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当然也应有信心利用好我们的平台,为把这些优秀农业文化发扬光大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馆干部职工、受邀兄弟博物馆部分人员和社会观众聆听了讲座。

中国农业博物馆

2018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