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苏轼
朗诵:李雅楠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注 释】
春牛:即土牛,古时农历十二月出土牛以送寒气,第二年立春再造土牛,以劝农耕,并象征春耕开始。春杖:耕夫持犁杖而立,杖即执,鞭打土牛。春工:春风吹暖大地,使生物复苏,是人们将春天比喻为农作物催生助长的农工。春幡:春旗。立春日农家户户挂春旗,标示春的到来。也有剪成小彩旗插在头上,或树枝上。春胜:一种剪成图案或文字的剪纸,也称剪胜,以示迎春。天涯:多指天边。此处指作者被贬谪的海南岛。杨花:即柳絮。
【译 文】
立春节气耕夫持犁杖而立鞭打春牛,春风无限从海上吹来。春风吹暖大地使万物复苏,将桃花染得如血肉一般鲜红。农家户户挂春旗、贴剪纸迎接立春的到来,一阵春风把在迎春酒宴上醉酒的人们吹醒。此地不像海角天涯,卷起的杨花颇似雪花。
【赏 析】
这首词是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一首咏春词。诗人以欢快的笔触描写海南绚丽的春光,寄托了他随遇而安的达观思想。
【作者简介】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小贴士】
古时,在中国民间有立春之日“鞭春”、“打春”的习俗。“鞭春”,就是鞭打用土做的春牛,也被称为“祭春牛”、“打春牛”、“鞭春牛”。“打春”盛行于唐、宋两代。
旧时,在“立春”日举行的迎春仪式上,由地方官亲自主持祭祀仪式,上香、献供、读疏文,三拜九叩芒神和放在供桌前的一只泥制春牛,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之后将春牛请至官署衙前,视为“迎春”。由人扮成主管草木生长的“句芒神”,要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叫做“打春”或“鞭春”,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有规劝农事、策励春耕的含义,人们用这种方式表达“送寒气、促春耕”,对新一轮农业周期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景。这一习俗最初主要在中原地区流行,是以汉族为主的迎春习俗。立春既是节气,也是节日。男人们“鞭春”时,女人们“戴春”,她们头戴色彩艳丽的头饰,也用裁剪的春燕、春蝶做饰物,老人和孩子则不忘“咬春”,也就是吃春卷、春饼。唐代以后,立春“打春”习俗逐渐向全国各地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