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简报 第13期

打印
字号:
2021.08.07

      今日14时54分迎来今年的立秋节气。我国古人将太阳在黄经135°—150°的时段确定为立秋节气。立秋的含义是秋天来临,农谚云“立秋十天遍地黄”,农作物从繁茂生长趋向成熟,收获季节到来。立秋分三候:一候凉风至,暑热之气趋于减弱,风携干爽、微凉;二候白露降,薄雾蒙蒙、浸润天地;三候寒蝉鸣,金风始至,初酿其寒,寒蝉之鸣若断若续。

  保护传承

  7月19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赏黄河非遗、品敕勒川味道——百人百组传承二十四节气系列活动”,10余种非遗项目齐聚现场,通过开展孟氏炖鱼非遗技艺展示、农副产品展销、网红带货直播,充分展现黄河非遗项目的文化魅力,再现舌尖上的敕勒川味道。

  7月21日,安徽省芜湖市籍山镇通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凉茶伏酷暑、温情暖人心”公益赠饮特色活动,向坚守一线岗位的环卫工人、的士司机等群体和居民,表达问候与尊重。

  7月22日,北京民俗博物馆推出的《二十四节气》大型系列民俗文化演出圆满收官,以歌舞、情景剧等形式再现了大暑气候特点及文化习俗。

  浙江台州椒江县葭沚举办“送大暑船”活动,迎圣送船队伍浩浩荡荡,承载着渔民们祈求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

  陕西省西安市永兴坊开展以“活力十四运,‘暑’你顶呱呱” 为主题的大型节气活动,通过“你说我猜、大口饮茶吃瓜”的新玩法,传播大暑节气习俗及陕西非遗文化。

  7月25日,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在资阳市举办“‘大暑’节气老种子交流活动暨五行面发布会”自然文化体验研学活动,探寻乡村振兴的生态路径。

  7月26日,“触摸时间·遇见石阡”二十四节气国际文创工作坊暑期工作营在贵州石阡启动,中国农业博物馆陈军副馆长、唐志强主任、安晓东主任等一行5人出席启动仪式,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9位导师和23位同学开展调研和创新互动,聚焦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8月6日,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唐志强研究馆员、王晓鸣副研究馆员做客北京城市广播“运河之上话节气”节目,围绕立秋节气的含义、气候、物候、农事、习俗、诗词等,传播立秋节气的科学知识与文化内涵。

  学术研究

  王生晨的《“立春”节俗传承现状调查报告——基于网络问卷的调查与分析》,发表在2021年第1期《节日研究》。

  蒙锦贤的《“民变其俗”:乡村清明节集体墓祭传统的当代变革——基于黔中鱼陇寨的田野考察 》,发表在2021年第1期《节日研究》。

  张玉观的《平湖秋社习俗调查报告》,发表在2021年第1期《节日研究》。

  滕修有的《漫话大暑》,发表在2021年7月16日《新安晚报》。

  吴顺荣的《漫谈“大暑气若蒸”》,发表在2021年7月20日《嘉兴日报》。

  袁瑾的《赤日几时过、消暑觅清凉》,发表在2021年7月22日《每日新报》。

  范桂典的《大暑的考验》,发表在2021年7月25日《清远日报》。

  徐新的《大暑:绿树阴浓夏日长》,发表在2021年7月26日《芜湖日报》。

  魏益君的《古诗词里消烦暑》,发表在2021年7月27日《温岭日报》。

  郑学富的《大暑谚语说农事》,发表在2021年7月28日《西安日报》。

  陆晓光的《作为节气诗人的陆游》,发表在2021年7月29日《文汇报》。

  尚庆海的《诗话大暑》,发表在2021年7月30日《镇江日报》。

  请各相关方面将已经开展的和即将开展的节气活动情况,最新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及时报送到联盟秘书处,以便在本简报登载。

  联系人:王晓鸣:电话:010—59199716;13121567305;微信号:nbwxm6509。

  张建军:电话:010—59199721;13126709078;微信号:同手机号。

                   邮箱:nongbo24ji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