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海在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上海正在向国际会展中心目标迈进。据了解,今年上海涉外会议和活动将超过70场,平均每5天举办一场,除此之外,各种名目的国内外大型展览几乎是每天一个。会展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进步,但也带来了竞争。有关人士不无担忧,一些行业的会展竞争已经到了无序状态。国际电缆展一个变三个
从1989年起,上海市金属学会、上海市造船学会、上海电缆研究所、英国麦克·布鲁克斯展览公司,在上海每两年合作举办一次“亚洲线缆国际展会”,同时从1995年起,它们还开始举办“国际金属管件展览会”,今年是第6届。
但是上海电缆研究所今年要另起炉灶了,它与德国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国)公司在9月份准备另外办一个相同类型的展会———国际电线电缆展览会。
人们发现,6月份上海还有一个类似名称的展览会———“上海国际电线电缆、光纤光缆产品及设备展览会”。这样粗粗一算,上海电线电缆行业今年就要举办3个同类型的展览会,它们之间只间隔了3个月。
有一点可以预料,这3个展会,无论是由外方主办者负责邀请的国外厂商,还是由中方主办者负责邀请的国内厂商,都会存在重复与冲突。厂商不可能参加所有的展会,分流现象在所难免。
对此现象,老资格的“亚洲线缆/国际金属管件”组委会表示强烈不满,显然不愿意半路杀出程咬金,尤其不愿意堡垒被从内部攻破。
上海市金属学会、上海市造船学会等领导在多个公开场合都明确,这是“公然漠视国际惯例”、“恶意的无序竞争”的行为,并向国家科技部、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等机构进行了反映。
中国金属学会也在自己的网站首页挂出了一则《重要声明》:中国金属学会将不再作为将于9月22日~2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主办的“中国国际电线电缆展览会的支持单位”。
“亚洲线缆/国际金属管件”组委会说,原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自1998年10月1日起实行的《关于在境内举办对外经济展览会管理暂行办法》。这个文件明确规定,要“严格控制同类展览的数量”,我国政府鼓励和推动联合办展;同类展览,原则上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市,每年不超过2个,并优先批准规模大、影响大、定期举办的展览,优先批准具有行业优势和办展经验的单位举办的展览。
“亚洲线缆/国际金属管件”组委会和市人大副主任张圣坤因此都认为,上海今年冒出3个国际性的电线电缆展会是不对的。科委和外经贸委“打”起来了
问题是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已经撤消,那么该部过去发下的那个文件还有没有用呢?
上海市外经贸委贸易发展处明确回答:这个文件依然有效,目前,没有比它更权威的法规。
那么,今年又怎么会冒出3个电线、电缆展呢?
只要研究一下谁有权审批展会,就可以发现,这里至少有一个政出多门和部门协调的问题。
“亚洲线缆/国际金属管件”的批准方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亚洲线缆”还经过国家科技部批准。
“国际电线电缆展览会”,批准文号是“沪经贸贸发(2003)第867—0002—22号”,另一个“上海国际电线电缆、光纤光缆产品及设备展览会”,批准文号是“沪经贸贸发(2003)第867—03—3号”,两个都是上海市外经贸委批的。
按照权限,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际合作处,负责境外单位在沪举办技术展示和国际学术会议;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贸易发展处,负责管理本市外经贸方面的境内外交易会、洽谈会、展销会;超过1000平方米以上的展览会要提前一年报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综合协调,然后再由上海市外经贸委审批。
如果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没有“综合协调”,市科委和市外经贸委没有“加强协调”,同类展览的数量就得不到严格控制,相互之间就会打架。防止恶性竞争还需多方协调
实际上,“多胞胎”国际展的现象并不仅仅出现在电线电缆行业。类似现象在上海去年涉及到建筑装潢、纺织面料、照明灯饰、黄金珠宝、现代物流等六个行业。“无序竞争、价格混乱、资源分散”,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管理学博士张伟用这3句话来概括我国展览业的毛病。他注意到,主题重复雷同的展会不仅让参展商无所适从,而且造成展览资源的浪费。
英国麦博展览公司甚至两次向上海市市长韩正告状,反映了国内展会在国外的多头招商,已经造成了外界的反感,影响不好。
已在中国打了10年交道的法国欧西玛特公司总经理娄述渝认为,中国展览市场进入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希望中国在宏观指导和舆论监督下,逐步建立起游戏规则,通过市场竞争来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