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2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要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中华民族自古注重膳食全面,营养均衡,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搭配原则。为践行大食物观理念,我们从山水林田湖草沙中精心挑选适合不同节气食用的食材,推荐节气特色美食,倡导顺时而食、多元饮食、营养均衡,努力推动大食物观深入人心。
顺时而食之谷雨篇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谷雨,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通常在每年公历4月19日至21日,分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谷雨立夏三月天,抓紧春耕别迟延。”谷雨节气,气温快速回升、降雨显著增多,春播春管步入大忙时节。“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南方茶园中飘荡着优美动听的采茶歌。浙江《武康县志》:“谷雨,山中产茶处,妇女竞出,采之名‘谷雨茶’。其先一二日采者,曰‘雨前茶’。”雨前茶,茶品极高,旧时茶乡依时向宫廷呈贡的本地茶多为谷雨前采摘的茶叶,也称贡茶。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谷雨时节气温升高,雨水丰沛,空气湿度增大。中医认为此时人体易受湿邪侵扰,需注重健脾祛湿、护肝养胃。谷雨时节,南方盛行采摘“雨前茶”,茶香清冽以祛春火;北方食香椿嫩芽,称“吃春”以应时节;沿海地区则有“谷雨祭海”的渔家传统,祈愿鱼虾满仓;贵州肇兴侗寨过谷雨节,吃乌米。这些食俗与谷雨时节的养生需求相契合,更承载着农耕文明的智慧。
一、农田里的食物
糯米
糯米作为我国最早驯化的稻种之一,在《诗经・小雅》中已有“十月获稻”的记载。贵州肇兴侗寨过谷雨节吃的乌米饭即由糯米制成,而布依族人用枫香树叶等植物汁液染制五色糯米饭寓意五谷丰登。中医认为糯米性温味甘,归脾、胃、肺经,《本草纲目》载其“暖脾胃,止虚寒泄痢”,与枫香树叶共制的乌米饭更添清热利湿之效。现代营养学显示,糯米富含支链淀粉和B族维生素,能提供能量并维持神经功能。地标产品包括孝感糯米和马店糯米。
蚕豆
谷雨前后,新鲜蚕豆上市,江南地区有“嫩蚕豆炒春笋”的时令搭配。蚕豆原产地中海,汉代传入中国,李时珍以“豆荚状如老蚕”释其名。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健脾利湿,契合谷雨祛湿需求。现代研究显示,蚕豆蛋白质含量达28%,并含调节神经的磷脂,对心血管健康有一定辅助作用。每100克蚕豆中,蛋白质含量高达28.2克,仅次于大豆。地标产品有六盘山蚕豆、崇礼蚕豆、达坂城蚕豆等。
二、森林里的食物
桑葚
“谷雨至,桑葚紫”,桑葚是谷雨前后大量上市的水果。《诗经·鲁颂》以“食我桑黮,怀我好音”喻美政。在《说文解字》中,桑椹被称为“桑黮”,因其紫黑的果色而得名。李时珍《本草纲目》言:“桑葚,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捣汁饮,解酒中毒,酿酒服,利水气,消肿。”桑葚富含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花青素、芦丁、白黎芦醇等活性成分,酸甜可口,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美容养颜。地标产品有安定桑椹、盐边桑椹和泊头桑椹。
茶树菇
茶树菇是一种生长在亚洲地区的真菌,其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唐代。因生于油茶树的枯干上而得名,又叫柱状田头菇。其味鲜美,有“中华神菇”的美称。茶树菇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抗癌防癌。茶树菇中含有的多糖、吲哚衍生物等,常食有助于抗氧化与美容。地标产品有江西省抚州市黎川茶树菇。
松茸
松茸具有浓郁的芳香和脆嫩的口感,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谷雨时节的高级食用菌食材。宋代唐慎微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记载松茸为“松蕈”。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把“松蕈”列在“香蕈”条下,又称“台蕈”“合蕈”,后经考证“松蕈”即松茸。《滇南本草》记载其“味苦、涩而淡,性平。”《菌谱》:“治溲浊不禁。”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松茸含有松茸多糖、松茸蛋白、松茸多酚、糖醇等多种营养物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抗氧化、激活免疫系统等,被誉为“菌中之王”。
三、江河湖海里的食物
鲤鱼
谷雨时节吃鲤鱼有“年年有余”的寓意,肉质肥美,是春季养生佳品。《诗经》中记载:“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北魏《洛阳伽蓝记》中记载:“洛鲤伊鲂,贵于牛羊。”南朝陶弘景曾称鲤:“为诸鱼之长,为食品上味。”鲤鱼味甘性平,归脾胃经,有助于健脾养胃、利水消肿、通乳安胎、止咳平喘。鲤鱼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有助于心血管健康、增强免疫力和视力、改善皮肤健康、促进消化等。地标产品有五大连池鲤鱼、银川鲤鱼、郑州黄河鲤鱼等。
鳝鱼
鳝鱼肉厚刺少,性温味甘,《本草拾遗》载其“补虚损,除风湿”,具有温阳健脾、益肝补肾的作用,适合谷雨时节食用,有助于增强体质,为安然度过盛夏打下基础。此外,鳝鱼蛋白质含量较高,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一倍以上,并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其富含DHA和维生素A,对促进脑细胞发育和保护视力有一定辅助作用。
四、新型食品
羊栖菜
羊栖菜属褐藻门马尾藻科,别名大叶藻、海根菜、海草、天然海藻等,享有 “长寿菜”“海藻人参” 之誉。《神农本草经》记载海藻 “主治瘿瘤结气, 颈核肿大,可破解散气”。浙江洞头是 “中国羊栖菜之乡”,自 1989 年人工试养成功,现养殖规模达万余亩,为全球最大产地,谷雨前后藻体肥厚,正值采收佳时。其富含 18 种氨基酸、14 种微量元素,膳食纤维居海陆植物之首,具软化血管、降脂降糖等功效,备受日本推崇,可鲜食、干制或深加工,是药食兼用的 “海上珍品”。
蝉花子实体(人工培植)
蝉花子实体,又名蝉棒束孢子实体。蝉花之名始载于南北朝刘宋时期的《雷公炮炙论》:“蝉花,凡使,要白花全者。收得后,于屋东南角悬干,去甲、土后用浆水煮一日,至夜焙干,研细用之。”《证类本草》记蝉花“治惊痫,夜啼心悸”,《本草纲目》认为其“功同蝉蜕,又止疟”,民间以“金蝉花炖鸡”补虚。蝉花子实体(人工培植)是将蝉花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人工培养,经采收子座(即孢梗束)、干燥等工艺制成,含有蛋白质、多糖等成分。
明日叶
明日叶是原产于日本伊豆八丈诸岛的植物,气味芳香,无毒,可解鱼、肉的腥膻味。食用部位为茎和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查尔酮、香豆素、类黄酮等,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压等多种生物活性。3年以上的明日叶老根的营养价值和叶片一样,又被称为“海峰人参”,可煮食,也可泡酒。明日叶现在我国贵州等地有种植,发展潜力巨大。
五、谷雨习俗
祭祀仓颉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为感念仓颉造字之功,陕西白水地区会在谷雨这天举行盛大的祭祀仓颉活动。
采制谷雨茶
“谷雨收寒,茶烟飏晓”。谷雨时节有喝谷雨茶的习俗,湖南益阳桃江、安化县一带村民在谷雨这天采摘鲜茶叶炒制,加上芝麻、炒绿豆、花生仁制作成擂茶,俗称“谷雨茶”。
谷雨祭海
俗话说“骑着谷雨上网场”,谷雨时节还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山东荣成等地渔民这天要举行海祭,祈祷海神保佑。
侗族谷雨节
贵州肇兴侗寨在这一天要过谷雨节,人们有吃乌米、打花脸、播稻种等习俗,是侗寨农耕文化与婚恋习俗的双重寓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