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中国展馆进入发展快车道

打印
字号:
2008.12.30


  “从1954年、1955年新中国第一批展览馆———中苏友好大厦和中苏友好宫的建造到现在,中国的展览场馆走过了三个发展阶段。”多位会展业专家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认为。

  1978年前:是党和国家的宣传阵地“1954年和1955年,为了增进中苏两国人民友谊,国务院批准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4个城市建造中苏友好大厦或中苏友好宫。”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副总经理余征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这4个展馆除了外形有些许差别外,内部结构一模一样,成为当时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场所。

    “除了这4个展馆外,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还建造了一批农业类展览馆,如全国农业展览馆、上海农业展览馆、广东农业展览馆和四川农业展览馆等。”全国农业展览馆原馆长杜福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大部分省会城市都建造了展览馆,如浙江展览馆、四川省展览馆等。”余征业告诉记者,这些展馆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正门前都有毛泽东塑像,因此又被称为“万岁馆”。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是中国展览场馆发展历程中的第一个阶段。”余征业指出,这个阶段的突出特点是举办的展览主要是为政治和外交服务,以展示为主,反映国家的建设状况与成就;从经济效益来讲,主要是国家拨款,少有创收。

    1978年至1990年代中期:从宣传阵地逐步进入市场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推动下,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展馆步入第二个发展阶段,逐渐从服务政治转向服务经济,开始重视商业化运作。

    “在这个阶段,老展馆依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余征业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武汉展览馆依然主要举办政治类的展会,如学习雷锋展、科技成就展等。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武汉展览馆才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始举办全国书市等大型展览。

    相比之下,全国农业展览馆的步伐则迈得更大更快。“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导下,农展馆每年的办展数量迅速增加,从十几个增长到二三十个,经济收益也从全额拨款到差额补贴,每年都有几百万元的创收。”全国农业展览馆原馆长白鹤文说,除了宣传类的展览会外,从1983年开始,农展馆创办了农副工产品展销会,每年举办3次,分别是“五一”、“十一”和春节,总共办了20多届。1994年创办了中国农业博览会,并从第五届开始改为中国农业商品交易会。另外,农展馆主动创办经济实体,成立农产品展览中心和广告公司等,并且和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合作,使得农展馆收入迅速增加。

    这一时期,在北京、上海、广州这3个城市兴建了一批展馆,包括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上海国际展览中心等,再加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流花路展馆,促进了这3个城市会展业的发展,并且奠定了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区域会展中心的基础。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数量和规模突飞猛进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国内会展业的高速发展,许多城市不约而同地把发展会展业看成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上个世纪末,随着大连、南京等一批沿海和内陆重要城市建设展馆,中国展览场馆的建造开始一路高歌。进入21世纪,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兴建了一批展馆,如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展馆等外,许多城市也兴建了展馆。其中不仅包括省会城市,如西安、郑州、福州等,而且有许多中小城市亦纷纷建立会展中心,如杨凌国际会展中心、中国小商品城(义乌梅湖)会展中心、浙江慈溪会展中心等,可谓遍地开花。

    中国大型展馆的建设已经达到惊人的速度,规模也达到惊人的地步。据统计,近年来国内新建成展览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展馆达30多个,这一数据超过了被称为“世界展览强国”德国的全国展馆面积。

    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国内有关专家一直呼吁阻止展馆盲目和过热建设。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沈丹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呼吁,为了会展经济的健康发展,各地政府应注意会展工作的配套工程,而不要在会展主题、规模和人才使用上低水平恶性竞争。

文章来源: 中国贸易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