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吉林省举办了第四届中国长春农业·食品博览牗交易牘会,并先后参加了北京、新加坡举办的两个农产品交易展洽会,借助会展经济的平台,充分展示了吉林农业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产品特色。同时多角度全方位地推介了吉林农业产业化成果和发展潜力,在国内外树立了吉林绿色农业和优质安全食品生产大省的形象。
会展突出绿色主题
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吉林省参展的企业、展位数量、入选产品,均居参加本次展会各省、市、区之首。吉林省举办的“经贸日活动”,为首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系列经贸推介活动拉开了帷幕。满载乡土气息的吉林绿色、特色、优质农副产品在展区刚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参观者。10大系列、200多种类、近2000个品种的农副产品,令人目不暇接。带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更是受到展地居民和国外客商的关注和青睐,各种优质精品大米、小米、大豆及其加工制品甜玉米、玉米特强粉等产品格外抢眼;红松仁、山野菜等平时城里人不常见的野生绿色食品,更成为人们的抢手货。许多产品没等到展会结束就销售一空,令参展企业追悔莫及。6天时间,现场销售176万元,签订农产品贸易合同和意向性合作协议608项,金额达34.54亿元。吉林省借助农交会这一专业性、国际性会展平台,提升了吉林农业和农产品在国内外的影响。
2003年12月,吉林省组团去新加坡参加中国精选商贸展。刚一开幕,吉林省展区就引起了各国客商的关注。新加坡财政部长林勋强观看了吉林省的大米、小米、人参、鹿茸等展品,边看边说:“新加坡很需要吉林这样的农副产品”。一位老人边品尝天景公司的玉米边说:“世界上各种好吃的东西新加坡都有,就没有这样好吃的玉米”。一上午时间,有17家外国公司同天景公司洽谈合作项目。天景公司总经理曲广深说:“在这里卖一穗玉米比国内多挣0.5元钱,看来要想挣大钱,还得走出来”。我国驻新加坡大使张九恒对我省绿色食品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本届精选商贸展属吉林办得好,也是今年一年我国28个部委和省、区、市在新加坡举办的70多次招商活动中最成功的。吉林展团在新加坡、甚至在整个东南亚地区刮起了一股强劲的绿色旋风”。所有参展企业的产品均被抢购一空。300克包装的小米、玉米米查子卖到5新元(1新元兑换4.86元人民币),70克包装的野山参卖到9000元人民币,几乎所有的参展产品都签订了批量销售合同。据初步统计,仅3天时间,签订各类项目58个,签约总金额达12.3亿美元。
会展赢在品牌实力
2003年,省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筹展工作,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并亲自指挥协调。各参展企业在参展产品上更是优中选优、精中选精、名中选特。优质的产品在展会上连连赢得信誉。获得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的皓月公司生产的产品具有鲜明的清真特色,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特别是伊斯兰国家客商的青睐。产品已出口到中东、北非、东南亚等17个国家。延边宝利祥蜂业公司生产的名牌产品同新加坡签订了110万美元的合同,名牌产品延边华丹牌黑木耳,成了展会的抢手货。有名的天景粘玉米、华飞绿豆茶等产品成了历界展会的亮点,在新加坡展会第二天,就因到手的订单已远远超过企业今明两年生产能力,不敢再与闻讯而来的众多商客签订新的产品销售协议。四平、白城、松原、通化地区的名牌产品也纷纷同东南亚国家签订了合同。其中白城市形成了以展促销、以销定产、产销互动的格局。从2003年吉林省举办的第四届中国长春农业·食品博览牗交易牘会和参加的两个交易、展洽会证明,吉林省的农副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了一定的竞争实力。会展,为吉林农业走向世界打开了通道。
参展的几点启示
启示一:会展,是发展经济的大平台。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不仅能够有效地拓展吉林省农产品的市场空间,增强吉林省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及产业化龙头企业驾驭市场的能力和水平。吉林省农业要走出省门、国门,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先导,坚持不懈地把会展经济抓下去,借助和依托会展经济这一新的市场动作方式和手段,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启示二:走出去参展。能进一步促进吉林省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多边经贸合作和交流。不仅为外埠世界更多、更快、更好地了解吉林的农业和农产品架起了桥梁,还为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招商引资、经贸合作、扩大农产品出口提供了商机,同时也为参展企业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国内外市场动态和市场需求,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启示三:打好绿色特色优势牌。以品牌赢信誉,因而,吉林省产品一直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青睐。虽然吉林省办展和参展全是赢家,但我们在筹展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在参展产品包装和展洽活动的市场化运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二是对筹展工作中一些带有普遍性、规律性问题,把握的不够准确。为使今后的会展业越办越好,我们还要不断推陈出新。
文章来源: 吉林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