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2003年中国会展业:我很惨但我很执着

打印
字号:
2004.01.12

  2003年中国会展业:悲喜交加

  2003年的中国会展业,不仅经历了遭受重创的无助,也经历了云开雾散后的激情,可以说,“悲喜交加”代表了2003年中国会展业的丰富“表情”。

  从“休眠”到“井喷”

  与其他行业一样,2003年4月是中国会展业最应该铭记的月份。以上海车展受SARS影响而被迫提前3天闭幕为标志,中国会展业进入“休眠”状态,展馆无一开馆。据统计从4月到6月近100天内,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全年展会数量的30%宣告延期或停办,产业损失估计达到40亿元人民币,占全年生产总值的50%,可以说,本来就很脆弱的中国会展业又受了一次重伤。

  展会遭遇重创后的“颗粒无收”,使全年30%的重大展会尤其是国际性展会受到极大影响,出国展也俨然成为“秋后蚱蜢”,但在这种危机境遇中,众多企业能从中从容布局,化腐朽为神奇。如法兰克福北京布局、北京励展集团升格上海代表处、博闻公司广州代表处升级为分公司等,表现了会展业尤为鼓舞人心的一幕。

  真正可喜的局面出现在9月份以后,会展业进入恢复性状态,这种状态持续到10月中旬,继而俨然出现“高热不退”的良好状态。即使是往年视为淡季的12月展会仍举办不断,正所谓“淡季不淡”。

  外资玩起“太极拳”法

  2003年的中国会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更是表现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广度上,竞争与合作的范围和层次更大;深度上,竞争和合作的融合性更强。如苏州新国际博览中心被德国柏林国际展览公司操盘,这是个造价22亿元的新展馆,也就是这个新展馆的建造,促使苏州南亚国际会展中心易换门面,与展览不再有缘;新加坡会展公司与浙江远大会展公司共同承办展会,表明了新加坡作为亚洲第一会展中心进军中国的决心;德国慕尼黑公司与深圳优博展览公司联手打造2004年中国商务房地产论坛,欲将其在欧洲的精心之作在中国演绎一番。法兰克福公司在广州收购某一光电方面的展览会,昭示其兼并做大的图谋。

  显然,合作大于竞争是2003年中外会展企业的一个特殊现象,外资企业不再象前两年汉诺威等展览公司那样强势出击,而是玩起了温和的“太极拳”法。但令人反思的是,下半年同类主题的展会“扎堆”开,一场国内外会展企业的同一主题展碰撞、冲击,一片狼藉。这场肉搏战直至年末,同时也影响到明年展会的举办。如中国百货行业协会和上海一百集团因展会主办和承办的恩恩怨怨,演变成了2004年同期同地(上海)举办同一题材的展览会。

  会展城市“八仙过海”

  上海成功申办世博会后,上海世博局应运而生,长三角作为世界上知名的制造业中心之一,消费类、制造类展会特色和定位明显,珠江三角洲因为CEPA的签订,促使广州、深圳、香港企业展更加互动和一体化,贸易类展会特征显露;北京有2008奥运会的临近,会展旅游再掀高潮;技术类、成果类展会将是北京的定位;同时,如中央提出“振兴东北”的计划,使东北的大连、长春和哈尔滨的会展业遇到甘露,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另外,如东盟国际贸易展览会落户南宁和昆明东南亚区域会展城市的定位,也显示了中西部城市发展会展业也有了一块不大不小的砝码。

  区域会展经济的发展更加明显地是体现在各个区位城市的发展。2003年中国会展城市除上海、北京和广州以外,国内二级城市及以下城市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会展城市发展遵循的规律往往在这一轮城市竞争中缺位与模糊。如安徽合肥一个欠发达地区,在短短不到一年内全国性大展,包括承接展,自办展应接不暇,创造了会展城市超常规发展的“典例”。但其他城市也许市场条件及经济条件优越,但因管理、策划及政府的“缺失”而停滞不前。

  长得快,走得慢

  一直被视为“朝阳产业”的会展业以其高利润,高增长而被看好,但进入2003年后,展会主题的饱和,同类主题展会的竞争比拼,以及价格等不正当因素的影响,产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无序性更加恶化。同时,因为有大量政府展的存在,展会举办主体的非公平性竞争表现明显,减缓了展会的市场化、专业化前进的步伐。从这个角度讲,对于会展产业主体的结构的界定,对政府角色的定位等行业立法和规定工作变得刻不容缓。

  另一方面,虽然国内零星出现了一些并购和兼并的事件,但这种高层次的资本运作之举在非市场化的影响下,操作和运作的成功依然很难,而国内第一个会展业上市公司的出现更是人们翘首期盼的事情,但是离这一天还有多远呢

文章来源: 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