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视为“朝阳产业”的会展以其高利润,高增长而名闻天下,但 进入2003年后,展会主题的饱和,同类主题展会的比拼,以及不正常价格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产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无序性更加恶化。同时,展会举办主体的非公平竞争,减缓了展会的市场化、专业化前进的步伐。使得对于会展产业主体结构的界定,政府角色的定位及行业立法和规定工作显得刻不容缓。
竞争与合作,多元化格局
会展企业的竞争与合作一直是中国会展业发展的主线之一。2003年的中国会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更是表现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广度上,竞争与合作的范围和层次更大;深度上,竞争和合作的融合性更强,如苏州新国际博览中心被德国柏林国际展览公司操盘,这是个造价22亿元的新展馆,也就是这个新展馆的建造,促使苏州南亚国际会展中心易换门面,与展览不再有缘;新加坡会展公司与浙江远大会展公司共同承办展会,表明了新加坡作为亚洲第一会展中心进军中国的决心;德国慕尼黑公司与深圳优博展览公司联手打造2004年中国商务房地产论坛,欲将其在欧洲的精心之作在中国演绎一番。法兰克福公司在广州收购某一光电方面的展览会,昭示其兼并做大的图谋。
中外企业之间合作远远大于竞争是2003年会展业的一个特殊现象,它们不再象前两年汉诺威等展览公司那样强势出击,而是玩起了温和的“太极拳”法。竞争和合作主体的变化是会展业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
从某种意义上说,竞争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合作。“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折射出其中的道理。比如搭建公司有组展倾向,组展公司有展示设计倾向等。会展主体2003年值得一提的是,会展企业经营的多
元化,边缘化倾向明显。
区域会展经济格局显特色
2003年中国区域会展经济的发展表现在区域经济上加大的砝码,如上海成功申办世博会后,上海世博局应运而生,长三角作为世界上知名的制造业中心之一,消费类、制造类展会特色和定位明显,珠江三角洲因为CEPA的提出,促使广州、深圳、香港企业展更加互动和一体化,贸易类展会特征显露;北京有了2008奥运会的临近,会展旅游再掀高潮;技术类、成果类展会将是北京的定位;同时,如中央提出“振兴东北”的计划,使东北的大连、长春和哈尔滨的会展业时逢甘露,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另外,如东盟国际贸易展览会落户南宁和昆明东南亚区域会展城市的定位,也提示了中西部城市发展会展业也有了一块不大不小的砝码。
区域会展经济的发展更加明显地是体现在各个区位城市的发展。2003年中国会展城市除上海、北京和广州以外,国内二级城市及以下城市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会展城市发展遵循的规律往往在这一轮城市竞争中缺位与模糊。如安徽合肥一个欠发达地区,在短短不到一年内全国性大展,包括承接展,自办展应接不暇,创造了会展城市超常规发展的“典例”。但其他城市也许市场条件及经济条件优越,但因管理、策划及政府的“缺失”而停滞不前。
会展产业的理论及教育崛起
一个没有理论的产业是一个不完整的产业;一个没有教育的产业更不是一个健全的产业。伴随着我国会展业在本世纪头三年的大步迈进,会展产业实践和运作中急需解决的理论导入和人才教育问题已成瓶颈。
特别是SARS重创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以2003年10月在上海举办的全国会展理论教育研讨会首开了全国会展理论及教育之先河,有近30所大学10几家研究所和出版社在研讨会上探讨会展理论教育和出版的问题、现状及发展,并涌现了一批新锐的理论专家、教育专家。他们有的在探讨会展产业政策导向、政府定位;有的在探讨会展产业的理论溯源,探讨会展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架构……表现了探索的多方位、多层次。同时,不同理论的交锋也呈现出来,形成“百家争鸣”之态。预计在2004年会有更大的发展。
另外,2003年中国会展教育培训也是百花齐放。如CEM从美国的引进,会展职业资格认证的出台,北京大学、中央部委高级会展经济研修班以及会展英语等专业培训班举办,正所谓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全年中在北京举办的培训班有2次,上海则有6次,全国培训人数高于2002年的1500人,估计达到2000人左右。另外全国涌现浙江东方会展研究所,亚太会展研究所等会展中心和研究所。
会展论坛热可以用每年举办的会展论坛为主线,今年虽然有SARS影响,会展论坛更是热度不减,从7月份的“长三角经济论坛”到8月份香港的“会展经济论坛”,11月份“中国国际会展论坛”和12月的“中国会展经济论坛”,正所谓“你方唱罢我登场”。把一个全年产值不过80亿多一点的新兴行业炒得是“热火朝天”。
文章来源: 全球技经贸信息网